产品咨询:

渠道代理:

  • 明星跨界餐饮行实战调查 财商大解码

  • 发布时间:2013-02-19 来源:YumStone易石软件

    明星当老板不是新鲜话题,但出众者甚少。

    上世纪90年代,刘德华自组天幕电影制作公司推出《91神雕侠侣》,票房大卖后又投资多部电影,引起关注。不过后来运作不善,该公司险些破产,靠友人支持才渡过难关。

    传统餐饮业也是明星青睐的投资领域,但其中失败案例更是数不胜数。说到底是一句老话,隔行如隔山。演而优则商的人在圈内实属凤毛麟角。

    而这几年里,明星们纷纷投身EMBA充电学习。相信绝少是为了钓一个像王老板这样的终身饭票,多数还是想在商界一展身手。而明星们投资的领域,也从十几年前的开饭店、酒吧,跨界到了各个领域。

    本期《文娱周刊》我们讲到的几个故事,有进军IT的,有杀向红酒行业的,有做潮牌成衣销售的。概而言之,行业做熟不做生,专业度、人脉关系以及对投资项目的把控程度,是他们成功的关键。光靠那张明星脸就能招徕到客户的时代,早就一去不复返。

    没有人能够预测他们的商业前途如何,但不论你是不是明星,专业才是成功的唯一基石。

    明星经商语录

    黄晓明[微博]:“当一个项目出现时,如果我直觉做这个项目能给我带来快感,且我自己愿意成为它的消费群时,我立刻就会反应过来,我是可以适当投入到这个项目里的。”

    李静[微博]:“如果你做事情不纯粹、不执着,遇到困难你就一定会想放弃。我就是自己给自己切断后路。首先要有这种信念,你可能需要花一年、十年、十五年,但是你可以拖死很多人,因为没有信念的人太多了。最后不是因为你赢了,而是因为你拖死了他们”。

    薛之谦[微博]:“以诚信去做生意,这是我做生意的准则。我其实不算有生意头脑,我是以真情打动别人。”

    明星这个群体,经历过“演而优则唱”、“演而优则导”等阶段,“演而优则商”越来越成为引人关注的现象。演艺圈的明星纷纷搞起副业,在餐馆、酒吧、炒楼等传统“三板斧”之外,涉入领域愈显多元化,在大展“财商”之外,更彰显自我个性、品位等。你知之甚少的副业背后,有你未曾了解到的明星另一面。本期专题,黄晓明、李静、薛之谦等明星老板 接受晨报记者专访,侃侃他们的“生意经”。

 
【黄晓明:公司越大老板越轻松关键词:红酒】

    3.92亿元高居“2012明星财富榜”榜首,黄晓明在演艺事业之外建立的“财富王国”,令外界惊讶其高水准的“财商”。

    而向来对财富极为低调的黄晓明,日前接受晨报记者采访,难得地聊聊“明星副业”话题。他对个人工作室的商路有清晰架构,视“公司越做越大,老板越来越闲”为目标,“工作室将来能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集团公司,这个公司主营娱乐业,其它版块涉及房产、红酒、医疗以及电子数码等,每个领域都有专业的高级人才来管理,这才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格局。把公司交给执行CEO,我和他们保持良好沟通,然后我演好自己的戏,这就是我对事业的终极规划。”

    缘起:红酒爱好变生意

    去年,艺人巫启贤在采访中透露,黄晓明其实是“黄精明”,带着朋友一起做生意,募了约6000万元引进知名酒庄红酒来拍卖,一年时间就回本;黄晓明自己另外花了100多万元买的红酒,放了8个月后卖掉,净赚差不多1500万元。

    此外有机构做了2012年度最赚钱明星盘点,黄晓明除了投资电影和代言广告外,还投资房产、医疗、红酒,加上他持有的华谊股票,收入3.92亿元,高居“2012明星财富榜”榜首。不同于大部分艺人聚焦在餐饮、酒吧等常规领域,黄晓明的副业倾向于高档次、精致生活品质,还收获不俗业绩。成功商人的身份,也令公众一改对黄晓明单纯“花瓶”的定位。

    受访时,黄晓明难得地介绍自己的“商路始末”。说起颇为吃重的红酒生意,他说:“我一开始也只是喜欢喝喝红酒而已,并没有想太多。我和几个朋友投资了一个高尔夫球场,我们经常去那儿打球,一般去那儿的人都是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,并且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,所以每天要消耗很多的红酒。我冷眼看着,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。对啊,何必高价在外面买红酒呢,自己来做供应商不是一举两得吗?我把这个想法跟朋友说了后,他们都立刻说好,说怎么就没早点想到呢。”

    收获:专业把控选项目

    明星副业,不乏亏损者。黄晓明表示,生意场上胜负难料,他偶尔也有亏的时候,但整体是赚的。黄晓明认为,之所以赚钱,归根结底是“眼光”的问题,“首先是看项目的眼光,其次是用人的眼光。”

    选择项目,有一定随机性,他的直觉一直都令朋友们很信任,但必须有“专业把控”环节,“当一个项目出现时,如果我直觉做这个项目能给我带来快感,且我自己愿意成为它的消费群时,我立刻就会反应过来,我是可以适当投入到这个项目里的。然后找专业的朋友一咨询,常常得出一样的结论。”

    黄晓明认为,从事副业的经历,让他对人生、世界有了一个更清醒、更客观的认识,对演艺事业很有帮助,“做生意某种程度上是选择的艺术,但这是一门超残酷的艺术,因为允许你失败的机会并不多。演戏失败还可以再来,生意失败往往是致命的。做决断前反复权衡利弊,即便是这样,结果还未必是好的。于是经历多了以后你就明白,很多东西能够成功,更多的是靠内蕴的积累以及运气的眷顾。比如我投资的餐厅就不太成功,这项目在当时已经算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到了,但结果仍然不好,你就会心理失衡,想不通这究竟是为什么。你很难理解,但必须理解并接受。这点和我的演艺事业特别像,像这次《大上海》尽管口碑很好,可是最终失利于票房,这就是必须要接受的结果。当这种无常的结果多了以后,你会习惯,对所谓的成败有了更好的心理素质,我想这才是我做生意后最大的收获——天下事大致都是如此,没有什么例外;除了努力,我们别无选择。”

【薛之谦:下海撑起“音乐梦”关键词:服装、火锅】

    薛之谦的UUJULY是集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原创服装设计公司,主打女性中高端市场。在淘宝只五个月时间,营业额已经从15万元做到110万元,获得了全淘宝星店销量冠军。去年年底,他受马云的邀请,作为艺人代表前往杭州,向其他淘宝卖家传授经验,薛之谦为此还做了个简单的PPT,他说:“我觉得蛮有成就感的,证明在做生意方面我还是有一套的。”

    在发行《方圆几里》和微电影《最熟悉的陌生人》后,薛之谦接受了晨报记者的专访,谈谈他的生意经。

    缘起:为做音乐去挣钱

    薛之谦投资做生意和其他艺人有些不一样,一般的艺人是手上有钱才去投资,薛之谦是因为缺乏安全感,甚至可以说是孤注一掷。

    7年前,从型秀签约上腾的薛之谦做生意的念头还未生根发芽,他就是一根筋喜欢唱歌,希望被认同,“我记得最艰难的时候就是跟陈耀川在那边扯,《几个你》的发布会,我问他给5000块钱场地费开发布会好不好?3000也行。他说没钱,我就只好自己去谈赞助。那个时候不是做事累,是跟他抠小钱累。我以前觉得人不用那么物质,因为有公司可以投钱,后来我发现做人一定要靠自己,而且梦想一定要在现实后面。”

    三张专辑之后,陈耀川就没再管薛之谦,“我在家想通了,一定要做生意,靠自己路会好走一点。我这个人做事还不算盲目,我的长项是什么?吃!我知道什么好吃说什么不好吃,成都的串串香一定很好吃,一定能在上海做起来,我做的时候已经有人卯着这个点了,但我开得比较大型,效果还不错。服装也是,我对女装很敏锐,好看不好看一看就看得出来。我只做自己的强项。”

    决定开始做火锅店的时候,他手里的积蓄只有60多万,卖掉一套房子,和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了400万元,“我自己三顾茅庐去成都请厨师,试了四五个厨师,最终选定的这位我请了他两次他才肯过来。装修、菜品、定位都是我盯,步入正轨后才交给专人,连店里的酱料都是我自己调制的。”虽然一切都有规划,但也出过很多错,“一开始开火锅店,炉子没有用恒温炉芯,辣的锅滚得很厉害,白的还没开。如果我吃火锅这个细节会让我不开心,我就把所有炉芯全部换掉,25万元下去了。没有预计火锅会那么热,我们省钱只装了普通的中央空调,后来发现不对,空调全部换掉,40万。我都是下手狠。”

    薛之谦清楚得记得,2011年年底,火锅店赚回来第一笔20万,他拿出16万为自己的新歌《伏笔》、《我知道你都知道》去买广告。

    收获:就算赔钱也继续

    在开服装店的过程中薛之谦也遇到很多问题:“我的团队一开始不会弄淘宝,客服不知道怎么跟买家沟通,产生很多误会,客服压力很大都是我来顶,比如说今天有一百个电话要打,我一个个打过去,‘不好意思,我这批货晚了,这批货面料有问题……’以诚信去做生意,这是我做生意的准则。我服装一上来赔了五十几万,我的合伙人说还继续么?我说继续!我相信时间久了大家就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了。”

    “我其实不算有生意头脑,我是以真情打动别人,我出牌路子跟人不太一样,比如有一次别人帮我做了一批剪裁、版型和面料都不好的货,我很生气,我一个个打电话给买家说,‘货我送给你们,你们下次来买就好了,这次是我的责任’。那个人解释是自己监管不利,下面出现纰漏。我没怪他,一般人可能会说那你赔我钱,我没要他赔,我说‘我和你合作这么久,我相信你肯定不是有心的,下次出货注意些’。那个人再没出过错。我不会跟人计较那一点点小钱,这些都没有意义。”

    和上腾7年合约到期那天,薛之谦哭了,“过了半夜十二点以后,我哭得不行,我人生没有这么哭过,我跟自己说都结束了,一切都是新的。”

    在商人和艺人的中间,薛之谦其实很矛盾,“比如我写《方圆几里》是要整个人从生意里跳脱出来,我开始跟人谈生意的时候整个人的气场都会变,会变得非常现实——让自己利益最大化,最后会谈到麻木,失去人生感性的一面。”但他不会放弃艺人的身份,“我现在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做音乐,我希望有天能拍很炫很炫的MV,像大片一样,那需要钱。”

 

【李静:主持人到CEO“三级跳”关键词:电商】

    学手风琴专业出生的李静误打误撞成为主持人,从张家口电视台一路闯进央视,却无知无畏地丢掉“金饭碗”,从央视辞职的她白手起家创办了东方风行集团,至今兼任着主持人、制片人和CEO三重身份。

    目前,东方风行集团旗下有三个重要平台:传媒公司、自有化妆品品牌静佳、化妆品电商乐蜂网,这三个平台互为依托,李静的明星人脉和节目资源可以为静佳和乐蜂网做免费营销,而乐蜂网则是静佳的销售平台,这样的模式独一无二、无可替代。

    缘起:误打误撞进电商

    李静有个称号叫“李八组”,这个外号源自她当年同时做着八个节目组的经历。她精力旺盛,好奇心重,对自己越看不明白的事情就越有兴趣,“有一个段子特别好玩。我的公司前身叫‘东方欢腾’,记得有一天我还接到一个电话,问我‘你是东方瞎折腾公司的李总吗?’”

    如果说做制片人算是主持人转行的常规模式,那么打造乐蜂网完全是个大胆的选择。在她看来,进军电商是被“忽悠”的。2008年,在好友易凯资本CEO王冉的引荐下,李静认识了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和执行合伙人沈南鹏,沈南鹏对东方风行作了快速调查后,帮李静勾勒出一个超出她想象的蓝图:以节目内容为支撑,发展自有品牌和商品零售,“我可能跟很多创业者不太一样,我最初不太知道什么叫天使投资人,也不知道什么叫风投。沈总是那种他如果觉得你身上有某种价值,一天可以给你打几个电话的人。我是纯粹被他忽悠进来的,因为我当时根本不缺投资,我也没想投资,我只是做节目玩”。

    通过《美丽俏佳人》这样的美妆节目平台以及李静明星朋友的试用推荐,乐蜂网及2010年创立的“静佳”品牌产品营销推广费用几乎为零。乐蜂网在成立3年后便宣布盈利1亿元,“静佳”品牌目前已经有了五大系列2000多款产品,今年“双11”单日销售就破了3000万元,这样一份出色的报表,让东方风行去年成功获得第二轮4000万美元的融资,李静的生意越做越大。

    收获:拖死对手就胜利

    创业13年来,东方风行集团员工人数已扩张到1700人,很多员工甚至连李静的面都没见过。今年开年会,李静要跑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三个地方,“都有分公司,所以分着开。首拨我会先去技术部门,因为我们CTO说技术部的好多同事都没见过我,我会准备我的新书签名送他们,每人一本”。至于年终奖,则是“按公司规定来发,由财务和各部门CEO来决定”。

    除了工作外,生活中她更是妻子和母亲,必须兼顾家庭。她很忙,两个手机一个用来发微信,一个用来发邮件和打电话,一个月除了7天录影外,其余时间都在办公室开各种会议,每天工作到晚上8点多,然后回家吃饭、陪孩子玩,再处理各种邮件、发微博,周末留出来看望公公婆婆,和孩子在一起,“挺感谢之前学手风琴的经历,看谱、弹右边风箱和左边风箱,让我同时掌握好几种能力。我唯一喜欢大家赞美我的能力是平衡能力,做那么多事,又不耽误”。

    对于自己的成功,她归结为“纯粹”,“比如我从央视辞职创办公司,出来后我才发现,原来在央视有特权,明星对我好不是因为我,而是因为央视。所以如果你做事情不纯粹、不执着,遇到困难你就一定会想放弃。我就是自己给自己切断后路。包括做乐蜂网,我们必须要成为最好的女性电子商务网站。首先要有这种信念,你可能需要花一年、十年、十五年,但你可以拖死很多人,因为没有信念的人太多了。最后不是因为你赢了,而是因为你拖死了他们”。

【明星老板各有生意经】

    接广告、拍戏、商演,显然这些活动已不能满足明星大腕的胃口。如今,他们的副业做得也是风生水起。

    郎朗[微博]开会馆

    郎朗在广州斥巨资打造了近2000平方米的私人会所“朗滙”,有消息称,“朗滙”的会员费门槛高达12.8万元,不过这一数字并未得到郎朗方面的证实。

    据工作人员介绍,会员除了其子女可以优先得到在“郎朗音乐世界”学习和进修的机会,还能不定期受邀参加郎朗私人派对或是跟随郎朗到国外进行演出。不仅如此,“朗滙”的会员还将有渠道预订私人飞机、意大利名贵游艇以及郎朗代言的限量版奢侈品等。该工作人员还表示,郎朗计划把广州的“朗滙”作为尝试,今后向全国推广。对此,郎朗曾澄清,“广州那个会所是我和朋友合作的音乐会所,以音乐会友的形式,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概念。”一位圈内人士分析,会所文化在国外一直很流行,并且处于高端地位,主要提供了一种圈层平台。至于会不会给明星带来品牌和经济上的效益,则由明星办会所的目的不同而有差异。

    孙兴[微博]办农场

    炒房产、开餐厅的明星不在少数,但是说到投资农场,台湾地区演员孙兴算是娱乐圈里头一位“农民”。

    曾经做过小贩、推销过眼镜,还搞过越南甜点小吃生意的孙兴,因为喜欢无拘无束的的感觉,所以在南京投资了一个农场,生产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,“我从小就喜欢大自然的东西,现在有机会就会带孩子们一起出去玩,这大约是我在南京开农场的原因。”孙兴透露,在北京住的时候,就经常到农场里玩,“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真好。那个时候还偷玉米、西瓜吃呢!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和好朋友三个人共同投资建设了一个农场,也算是圆了儿时的梦。”孙兴说:“这里种植的水果蔬菜都是不洒农药的,绝对天然产品。刚摘下的水果,用布擦擦就能吃,味道好极了。”

    张铁林迷手札

    被聘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张铁林一向对书法、画画兴趣十足,如今也搞起了手札、古籍善本的投资收藏。张铁林投资经历并不长,他的投资兴趣集中在名人手札上,属于目前比较不为大多数人熟悉的古籍善本领域。

    2003年前后,张铁林以225万元的价格,在上海春季拍卖会上拍得赵之谦的《国朝汉学师承续记》的39通手札。到了当年秋季拍卖时,赵之谦的手札价格就已经翻了一番。因此有圈内人士开玩笑说,手札的交易价格暴涨,“跟张铁林有一定的关系”,因为他曾创下一个人包下一场买卖会上的全部手札藏品。张铁林承认,自己的投资兴趣集中在名人手札上,属于目前还比较不为大多数人熟悉的古籍善本领域。他说:“手札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短信,名人的手札看起来很亲切,很有投资价值。”

 

yumstone易石微信公众号二维码